回顾我与广交会的32年

日期:2006-11-06   作者:管理员

回顾我与广交会的32年


作者:叶中平 本文节录后登于珠江商报2006年11月6日C4版

  翻开1974年5月10日的日记,发黄的纸上写着:“今天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我请了一天假,到广州参观新建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一到正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几个金字闪闪发光,听说这几个字是一千元一个的。周围有巨大的建筑物,非常严肃,雄健。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标示着社会主义的成就。新展馆里有马列、毛主席著作,有大寨、红旗渠等模型,有机器、汽车、布、象牙雕刻等。”

   近日,笔者的公司刚参加完广交会,同时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共同的话题是广交会100届了。讲多了觉得应该自己也写一文记录下与广交会的缘。

    从2004年的广交会起,笔者就在每届广交会前接受媒体的采访,话题是反倾销、人民币汇率、原材料价格的升降,还有的就是出口退税变化。这次想讲一下眼见三十几年广交会之变。    

    记得在读小学时,就第一次参观过广交会了。

    那时,从顺德大良去一次广州也绝非易事,汽车过渡都要三次,何况还是去看广交会,还是多年多次参观,看来自己比当时的许多人幸福,这也增长了见识。1978年11月5日的日记记录着:“早上6点坐车出发去广州,参观了78年秋季出口商品交易会。这次是我第3次参观,最吸引人的是工艺馆,这里有精巧的石刻、玉雕、牙雕,真是美极了。晚上5:40回家。”

    看着这旧的日记,努力回忆着当时广交会的情景。那时的展馆在现在的流花展馆,对着东方宾馆的正门是广场,露天陈列着汽车、拖拉机;在机械展馆(那个圆顶展馆)中间放着车床。当时的印象,这些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东西都是很高水平的,代表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而那时可参观广交会是因为展期是一整月,在结束后给出多天时间,由各省、地、市级政府组织人员去参观,体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果。而对于当时社会物资奇缺、样样凭证的年代,有这样的机会,自己感到很幸运,这也为日后创办生产企业做出口业务即想到广交会参展埋下了深深烙印。

    笔者所在的宝丽雅公司,工厂从1993年开始生产,当时主要做国内市场,但销售额一直提升很慢,就想到用出口拉动,想到出口,就自然想到广交会上参展。

    1996年,宝丽雅公司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印象特别的深。这一年的广交会与我二十多前参观的广交会有了极大的不同,面积大了,展馆多了,参加的企业也有了大幅的增加,展位在四楼上的都有,产品品种比之前有几十倍的增长。而最大的转变是自己由观众变为演员,角色与心态完全不同,必须利用好这广交会的舞台把戏唱好,即接到出口订单。那时要获得一个展位与70年代得到一张参观广交会入场卷一样艰难。好在因笔者以前做进出口商品生意,认识当时国家外经贸部驻澳门的窗口公司老总,这样在广交会的五金工具展馆的中国南光公司展位里出现了宝丽雅公司生产的几张木烫衣板。

第一次做参展商,见过来一个外国客人,内心里都极其渴望他能过来问我们熨衣板。由于是在五金工具展馆,左邻右舍都是大小金属工具制品,来来往往的人流中自然都是对工具感兴趣的采购商。而我们有限的几张烫衣板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上天还是不负有心人的,最终等到有外国商来问价,这时的心情高兴极了,比得上少年时第一次进入广交会。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教训,下一届的广交会得知有二天的提前布展时间,笔者想办法混入进去,6、7、8号馆的4楼是日用品百货馆,在那里逐一问参展商可否出让1/4的展位,而我可把部份出口额委托这企业出口,居然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个这样的展位。后来知道,每届总可找到这类的外贸公司,西北地区省份的外贸公司会做这种有心人的特别多,因为西北那时除天然资料外,轻工产品的供应资源比沿海差距很远。所以在百货展馆找这样的公司成功机会大,而那里的展位,绝大部分是省市级的国营外贸公司,而广交会成立时的目的也是为国营外贸提供平台,这是外贸公司一统天下的时代。而外贸出口权的开放,除三资企业外,当时企业要有一个进出口自营权,的确极之艰难。笔者是要多多感谢他们这些有心人的,他们把自己的资源交换给那些急切需求的生产企业,使其有机会发展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主力军。而十年后的今天,但这类合作方式于广交会上也给了个正名叫联营企业,可以堂而皇之地出现于这个中国第一大展。这可能是当时一些做法的催化作用吧,虽然生产企业展位占超过一半,但今天的广交会展位还是希缺资源。

    近日的媒体有大量报道100届广交会发展的历程,我从报上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叶季壮,这位黄埔军校的学生,在抗日时期曾任八路军后勤部长等职,于50年代任国家第一任外贸部长。是他向周总理报告,于1957年成立广交会的,那时广交会一直属外贸部管理。我姓叶,他也姓叶,五百年前是一家?

    翻开了经历200年才于今年9月修辑好的新兴县叶氏族谱,头几页就有关于出生于广东省新兴县的叶季壮介绍,在这族谱里能找到笔者的祖宗与笔者的名字。广交会的成立,原来还有同宗的重要功劳,笔者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十月份新兴县的叶氏宗亲会还在开会研究在新兴建设叶季壮纪念馆一事。届时纪念馆落成,我这个新兴叶氏宗亲会会长一定提议把叶部长对广交会贡献一事写上。我也在想,叶公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广交会对中国经济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也很难想到大量企业都希望在这每年二届的会场出现自己企业名称。今天的广交会,的确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佳舞台。

    2001年10月14日,笔者匆忙地赶到首都机场,要求购当天返广州的机票,谁知售票小姐礼貌地讲,只有一张头等仓的票了。没办法,因赶时间,只好花比平时多2-3倍的金额购票。

    在波音747的头等仓,几乎都是满头银发的高级干部,只有我一个人与他们差一大截的年龄。很快,我同旁边的长者谈开了。原来他们这里都是外经贸部已退休历届的副部长,来广州参加90届广交会大庆。在三个多小时的航程里,我调动身上的每一个细胞去与他们聊天,了解广交会的历史,了解他们这些当外贸官的经历,领略从他们口中说出话语的智慧。原来外经贸部的大官,不少都有驻外国做商务参赞的经历,那时中国产品出口的渠道还不健全,他们在外国的推广起大的作用,而广交会的逐步成长,使之成为中国产品走出国门的主渠道。这次旅程成了我一个难忘的经历,而我获得这机会,是因为他们中临时有人有事不能同行,才有我的一张票,也算我的运气了,也是一种缘分。

    第90届广交会由朱镕基总理主持开幕式,这届广交会已由原来的外贸公司组团,变为省市组团、商会组馆、行业布展,逐步向出口型生产企业开放,而这时的宝丽雅公司出口额己是五年前数十倍了,从顺德政府分配到该会的展位了。

    时间走到20世纪的尾部,广交会的报价晴雨表的作用突显,客户于广交会的头几天都是以询价为主,集中讨价还价签订单都在会期的最后三天。造成的原因是大量的生产企业,用各种方式参加了广交会,由于工厂直接参与同客户谈判,而且工厂产品同质化,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更激烈,并在这广交会上白热化。那时,通过规模降成本,通过出口拉规模,快速成长了不少企业,今天的格兰仕就是这时代的代表者。加之这时间的人民币汇率、出口退税、原材料都相当地稳定,大量的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使生产的劳动力成本长期固定下来。而欧美的市场已逐步接受中国产品,南美、中东、非洲地区的消费水平快速上升。在这段做消费品生产的工厂创业与发展的黄金时间(笔者是这样认为),就成就一大批通过杀价,使订单大量增加,使企业快速成长的道路。这时间是1995-2003年,而这时间广交会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竞争。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广交会可能成为绝无仅有的一次交易会。从我们公司网站相片可见,宝丽雅公司的外贸业务员要分清他/她是谁,还得是非常熟悉的同事才能认出,因为他/她都带上了口罩。这届广交会也代表了广交会的企业进入一个多变的时代。国际市场原料大幅上升,及以后人民币与出口退税的调整,民工荒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的如反倾销等国际贸易摩擦,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出了新的要求。你有的是否别人无,你有什么的创新,如何提升附加值变为主要的旋律,并取代了“平价”、“规模”这二个关健词。中央政府和谐社会的理念的提出与实施,通过广交会参展企业的产品报价也充分体现出来。

    转眼间,笔者距第一次入广交会也32年,宝丽雅也参加了二十届广交会,在这个外贸大舞台上,企业把握了时机发展起来了。这第100届广交会后将会有更大的变化,特别是广交会的名上加了一个“进”字,不但一个由中国制造产品全世界使用的时代,也将开拓一个全球产品为中国使用的新时代,这也证明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前列的时间不远了。在这个进程中,100届后广交会又要担起一个新的历史使命。在拉动内需,引入外国消费产品,实行国际贸易平衡上起新的功能。宝丽雅公司积累了十多年的国内市场经验与网络应是进入高速发展期了,那“进口”又将是宝丽雅的广交会新故事的开始。所以在这届广交会的最后一天,一个不到1.15米高的小女孩也进馆参观,她对我讲:爸爸,我比你第一次去广交会年龄更小,我会写在日记上的。

   对!由这千禧年的新一代来见证中国再次进入世界之巅吧!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拨打

全国服务热线:0757-22280888

© 2017 China-Forever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