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日报关于几米几何的报道
叶中平
单打独斗难,联营添胜算
港企开家品店,招揽股东齐北闯
香港经济日报2010年10月13号A20(中国内需版)
战国时期,七国逐鹿中原,谋士苏秦提出六国团结对抗强秦,“合纵”战略由此出现。其实港商从事内销,往往难以单打独斗,4间公司一起北上成立家品店,利用合纵之策对抗竞争。他们以开放均筹股权的方式,招揽出口生产商成为股东,拓展内销版图。
内地家居用品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渠道局限于超市、百货与大卖场,港商难以另辟新径。不过,宝丽雅、高明君子玻璃、阳晨厨具和凌丰集团4间企业,却于去年集资成立合中广运,并于今年9月底在广州开设首间家品专门店Joyhere(几米几何),力图以联营方式另起炉灶。
“自从91年开始做家品内销,我们一直都是蚀钱,只靠出口利润来补贴。”合中广运股东之一,宝丽雅董事长叶中平坦言,过往公司利用大卖场在内地销售烫衫板、晒衣架和储物箱等家品,往往吃力不讨好。
叶解释:“除了入场费外,大卖场还会收取各种杂费。若货品卖不出去,大卖场还要我们承担退货的运输损失,一定蚀本。这是因为内地供应商太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同业竞争很大。所以货品即使卖得出去,账期也会拖到120天,能收到钱已经好好。”
利益均摊 盼凑够60股东
至于其他渠道,厂商也难以有所作为。叶指出,由于工厂需要维持产量,而超市拥有强大的渠道和众多的工厂选择,所以厂方在进场费、节庆费和承包费用等议价能力低,甚至亏本经营已是司空见惯。
身兼合中广运董事长的叶中平介绍:“我们采用开放股权和利益均摊的方式,正招揽更多股东加入。每个股东都会成为某类产品的唯一供应商,并生产风格统一的品牌产品,我们期望最终能凑够60个股东。”
事实上,在一间普通超市里,家品的种类往往超过2000种,出口企业往往各自只生产其中一两种产品。叶认为,如果港商各自单独开店,不仅成本高企,而且产品款式局限。消费者无法进行一站式购物,也难吸引客流。
须为出口商 获国际认证
合中广运选择的股东,必须是原本从事出口的厂商,产品都取得国际质量认证,皆因内地中产对生活质素要求渐高。“现在中产讲究生活品味,对具质素的家品需求上升。虽然内地已经有IKEA(宜家)、吉之岛和山姆会等店,但竞争仍不算很大。”
随着内地家品市场进入细分格局,叶中平称:“买平价的家品可到超市和大卖场,高档的有百货店,出现了中间专门店的空档。”
据麦肯锡(McKinsey)预计,明年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将达到约2.9亿,占城市总人口44%;而2025年更将达5.2亿人。内地中产社群日益壮大,针对中产市场的家品专门店将大有可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合中广运的股东都是家品店的供应商,故专门店可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迅速生产和改良产品以重新上架。叶预期,在Joyhere专门店运作成熟后,公司将利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全面进军内地市场。
北上经营家品店备忘
内销常见问题
大卖场和超市掌握销售渠道,厂商议价能力低
若货品卖不出去,须自行承担退货的运输损失
拖欠货款严重,甚至需时120天,影响资金周转
家品联营优点
以开放股权和利益均摊召集股东,生产品牌家品
每名股东的投资金额较低,产品款式更多元化
股东是家品店的供应商,可迅速生产和改良产品。
觅供应商 攻中产市场
常言道:“聚沙成塔,汇川成河”。港商通过招揽其他生产商成为股东,北上自设家品专门店。该店管理层表示,未来将计划招揽各地加盟商,拓展内地中产家品市场。
本身拥有19年内销经验,宝丽雅董事长叶中平坦言:“从1995年开始,我们已经是沃尔玛进驻内地的第一批供应商,提供烫衫板和晒衣架等家品。不过,这些年来内销生意始终不赚钱,出口仍占公司营业额7成。”
宝丽雅与其他港企合作,开设首间Joyhere家品专门店。问到未来的发展大计,身兼合中广运董事长的叶称:“今年我们希望做好品牌形象,留意消费者的反应,不断检讨产品的款式,一年后再开始发展加盟店(港称特许经营)。”
叶预期,合中广运将制定详细的加盟守则,未来对店铺选址、销售策略和产品类型等都有统一标准。
选址广州 利物流销售
首间Joyhere家品专门店选址广州,物流效率与消费文化是两大考虑因素。另外,业内人士提醒,与出口相比,内销对产品的要求大相径庭,港商需留意内地城市的消费差异。
北京和上海素来是中产白领的摇篮,问到新店为何在广州起步,叶中平解释:“由于生产商都在珠三角一带,无论物流货运和人事管理上也较方便。”
虽然同是一线城市,广州比深圳更适合开店。“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以年轻人为主,缺乏传统家庭。简言之,深圳的家庭结构在全国没有代表性。但广州则有较多传统家庭,适合开设家品专门店。”
从出口转战内销,叶建议:“港商不可把外国成功的一套放入内地。好像我们以菊花与菩提叶为秋天家品的主题,当中秋菊与佛教的中国元素,欧美家品就不会做。即使内地城市也有区域差异,好像东北人喜爱热艳的颜色,亦与华东人偏好素色不一样。”
资料来源:合中广运董事长叶中平
我也查出了公司十多年前的一段信息,也快15年了,也与大家分享.
而我司第一次在香港经济日报的报道是在1996年,详见下文。
当时我(香港恒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开拓家居用品的国际市场,其中也有家电的外销业务,可能当时的整体家居行业还是相对的小规模的,所以文中报道中就以家电为主了。
首九月家电出口升35% 唯竞争激烈货价跌.预计后市理想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本报讯]虽然有数据显示,家电用品于过去一至九月出口货量显著上升百分之三十五,唯生产及贸易商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