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需要全球范围配置资源
日期:2008-01-28 作者:管理员
反思佛山之国际化
国旗空中飘岂是国际化
对“国际化”的理解偏差,与国际接轨的准备程度,人力环境的开放度都是竞争短板
日期: 2008年1月28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顺德国际家具广场飘扬着各色旗帜。 本报记者 郭继江摄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佛山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不能说有几个合资企业,就国际化了。
―――林元和
在祖庙和一些交通要道走上一遭你就确信无疑,佛山,这是一座本土文化非常强盛的城市。即使是北方文化,也常常受到本地人抵制,更别说欧风美雨。但国际化与全球化,还是浩浩荡荡而来,如龙应台所言,它们从大门、从窗子、从地下水道、从门缝里头全面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然而,没有人因此认为,佛山已经是一个国际化城市。虽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多家在佛山投资,但市委书记林元和也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化。
何为国际化
国际化的轨道上,是此消彼长的竞争,而对于佛山来说,接入轨道还是一个问题。
国际化并不排斥本土文化,相反更要倚重它。台湾作家龙应台将国际化理解为一种既有的轨道,而轨道上有输入的内容,也有输出的内容,没有本土内涵,没有自主创新的技术,国际化就成为了一种单向侵入。
在顺德经营多年的香港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叶中平一直关注研究着佛山的国际化问题。在他看来,国际化就是利用全球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整合,让国家行为、城市政府行为、企业行为达到最有效的资源利用,并从中获得利益。国际化,涵盖了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从这些角度考察,佛山与国际化城市还有相当差距。比如,2005年11月,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在佛山举办,地方当局对其的重视和热情,也显示了此类国际性活动的匮乏。经济方面,上世纪80年代就有可能成为国际品牌的健力宝,20年后却屡经生存困境,国际体育赛事中难觅宣传踪影。与珠三角东岸城市相比,佛山是民族品牌林立的城市,如今很多品牌没有冲出国门,倒被外地品牌杀入腹地。国际化的轨道上,是此消彼长的竞争,而对于佛山来说,接入轨道还是一个问题。
产业突破
出口加工销售、反倾销应对、吸引500强,企业作为社会单元,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出口销售、产品的原料进口销售与加工、资本的引进与输出、人才的引进与输出等,都是国际化的行为。
早在1978年,顺德就成立了外资企业容奇大进制衣厂,当时从外国进口布料在大陆加工,产品再出口。而到今天,佛山已经吸引了3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而反倾销国际争端涉及的佛山企业也越来越多。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其国际化突破,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但即使在企业层面,其国际化也有不小阻碍。叶中平认为,在香港这样的国际化都市和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其企业大都是全国甚至全球化的人才配置,而佛山的企业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洗脚上田的企业家做大企业之后,往往陷入家族企业的套路。
在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企划部副主任何亚明看来,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要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相关的知名组织接轨,才能打开国际市场。佛山企业中,家电、照明、空调、微波炉等已与国际接轨,但家具、涂料等行业还有待发展。
“如果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有助提高行业话语权。另外,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化能提高行业的认识程度及整体水平,能引导行业投入。”
政府推手
国际化城市需要有国际化视野的政府,需要国际化人才,有国际化思维的公务员队伍。
企业的国际化需要政府的相应配合,这成为政府推动城市国际化的主要作为。
以顺德家电出口为例,由于国外反倾销调查压力加大,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应诉。2006年1月,叶中平发起提案《建立反倾销基金,为顺德的产业化、国际化护航》,建议政府牵头、商会组织成立反倾销应诉基金。当年夏天,顺德区政府就建立了反倾销应诉基金。2007年初,当地政府也采纳提案将城市路牌按国际习惯来做。
黄晓明认为,政府引导推动企业国际化政策很明确,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他认为政府应该首先推动区域龙头产业的龙头企业,提升当地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区域品牌在全球的推广。
还有论者认为,国际化应是全方位的,在其他方面政府不应偏废。国际化城市需要国际化人才,需要有国际化视野的政府,有国际化思维的公务员队伍。近年来,佛山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上升,但其中人力资源、环境、开放度指数都是竞争短板。这个有200多万外地人口、有5个国际友好城市的千年古镇,需要更主动积极的融合精神,造就一个国际公民都市。
■代表有话说
省人大代表、顺德区区长李亚娟:
“目前白色家电业存在什么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用国际眼光和水准来要求还不行。二是国际标准和话事权还欠缺。还有专利保护、资金融资渠道、人才引进问题。
如何用世界眼光谋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的步伐?归纳起来,有些需要自己做,有些需要省市、国家配合。在产业方面,目前顺德提出建设有区域特色的总部经济和走出去战略。很多人对企业走出去有担心,我们的观点是,企业走出去,才能做大,我们不可能要求企业所有的税收都放在原地,但我要求你的生产基地可以走出去,你的设计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运营中心留下。现在美的、万和等企业做得很好。
政府和企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美的2007年产值达到750亿,现在美的和顺德政府一直有个默默目标,要在2010年进入世界500强。进入500强不是单纯的数据,还有管理体制、创新能力等因素。“
■记者调查
美的国际化务实三步走
2004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美的集团,称赞美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值得推广,并询问是否有海外生产基地。2007年1月16日,美的越南工业园正式投产,成为首家在海外办厂的顺德企业。在佛山企业中,美的集团的国际化发展最引人注目。
美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一直比较稳健。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很早就对美的国际化定出三个阶段发展战略―――第一步做世界工厂,第二步参股或控股一家国际二线品牌,第三步是成为国际品牌运营商。
“美的集团的市场、人才、基地布局已经走向国际化。”美的集团副总裁黄晓明认为美的国际化发展特色是脚踏实地,务实推进,而不是一开始就大规模海外布局,“业务开端,市场先行,先把产品卖出去,有了市场基础,再考虑基地布局和研发中心的建设。”
黄晓明表示,目前美的除在越南设立海外基地,还正在考虑在白俄罗斯、泰国、印度布局。这都需要国际化的人才,美的集团采取了海外招聘和本土人才培养两条路解决这一问题。此外,美的与跨国企业也展开了较多合作,其空调、压缩机产品,都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对象进行合资合作,合作范围包括了技术、资本、市场、管理等各个方面。
对与高盛的合作被否之事,黄晓明认为不会对企业国际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美的将调整策略和合作方式继续推进此事,“国际化是战略问题,不会因一件事一个点而改变”。
“实现国际化的梦想,美的刚刚起步,什么时候我们不谈国际化了,我以为这才是国际化,你看世界500强企业需要天天讲国际化么?”黄晓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