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疑惑与商机并存(摘自珠江商报)
日期:2006-02-20 作者:管理员
印度:疑惑与商机并存
——孟买商务游记
广东宝丽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中平
印度,与中国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都在亚洲。中国的主要宗教——佛教也是从印度引入。由于笔者与对现代佛教影响巨大的惠能六祖大师同是新兴县六祖镇人,所以一直期待能到印度一行。去年底,笔者利用参加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分会主办的2005中国商品(印度孟买)展览会的机会,来到了印度。在参展之余,笔者游览了这个素有“女王项链”之称的孟买——印度的经济中心。几天下来,感慨颇多,不由得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游记,恰逢新春之际,笔者仅以此篇当作给大家拜年的礼物。
“女王项链”与孟买经济
孟买的南城彰显了大都市的魅力,这里的地形有如香港的尖沙咀,尤其是滨海大道(MARINE DRIVE)的场景特别让人迷恋,数公里长的弧形海堤,清凉的沙滩,构成了这个城市的核心地带。在夜晚,这里的景色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灿烂辉煌的灯光映衬着墨绿色的海面显得格外耀眼,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孟买也有“女王项链”的美称。笔者曾到过世界多个城市,像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是少有的。
与“女王项链”相匹配的是孟买在印度的地位。孟买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印度最大的通商港口,面积603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万,是印度全国工商、金融中心,印度中央银行总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国50%的现金流量,全国70%的股票交易在孟买股票交易所进行,印度百强企业中的52家以及全国最有影响的商会都聚集于此,所以素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之称。孟买濒临阿拉伯海,对面就是盛产石油的阿拉伯国家,是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的“西部门户”,在印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文化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孟买港担负着印度全国一半以上进出口货物的装卸任务,同时也是印度海军最大的基地。
宝莱坞电影与孟买的穷人富人
美国有个好莱坞,举世闻名,在孟买有个宝莱坞可与之相媲美。印度号称“电影王国”,年产7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半以上产于孟买。宝莱坞建于1977年,占地2400亩,有摄影棚4个,内有花园、湖泊、水坝、游泳池、广场、直升飞机场等,可布置出各种各样的场景,专向制片商出租。孟买有300多家制片厂商,平均每23小时出产一部故事片,出片率之高只怕居世界首位。由于产量庞大,印度的电影虽然不缺乏严肃、优秀的片子,但大多数都是打斗、枪战、惊险、色情的娱乐片。笔者在孟买的商业中心区就发现了一栋电影楼,楼层不高但有10多家小电影院聚集在其中,同时放映着各种各样的片子。可能与恐怖活动有关,在进场的时候影院要对观众进行安全检查。
印度的电影产业如此发达,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印度人嗜好电影。据说,印度普通平民一年要看50-100部电影,当然大部分片子都是娱乐片,这也捧红了一大批电影明星。而印度电影的票价也很便宜,在孟买、新德里这样的大都市,票价一般在12—15元人民币,在农村更加廉价,一部电影的票价约在3元人民币左右。这个情况似乎反映了印度普通平民的消费习惯——追求新奇、廉价。
在孟买的日常用品消费市场,小商店、批发店、沿街的地摊为主要的经营模式,廉价、新奇的产品最受欢迎。城南也有一个大型的小商场市场,占了数条街道。我司这次带去参展的“智酷”系列互动电视数码健身产品就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因为以前他们没有见过同类的产品,连为展会剪彩的印度女电影明星RAAGESHWARI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前来我司展位一展身手。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富人所占的比例虽小,但是绝对数量不可忽视。据有关统计,资产超过3000万财产的富人在印度已经达到了3000万人,所以在孟买您也会看到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名牌专卖店等高档的消费场所。但是它们比较分散,而且通常只有三层,头两层为购物场所,第三层为娱乐、吃东西的地方,这与国内五、六层的大型购物场所相比显得有些小气,也充分说明了孟买高档市场的消费力不足。所以有兴趣跻身印度市场的朋友也要注意这一点。
兼容并包的宗教文化和多样性的产业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具有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在孟买有约一半的人信仰佛教,另外的一半人则信仰其它宗教,所以在孟买您可以看到印度教、佛教、耆纳教、锡克教甚至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教徒。
提到印度的佛教不能不介绍一下“象岛”,它位于孟买港湾内,印度门东北11公里处,以岛上一块酷似大象的巨石而得名。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湿婆神庙,一踏上岛似乎就被岛上庄严、和睦的气象所感染,浏览着神庙大殿的各色神像不禁沉醉于古印度人的鬼斧神工之妙,尤其是“湿婆三面像”(TRIMURTI)更令人赞叹不绝。
不仅孟买的宗教兼容并包,而且孟买的社会与经济同样多姿多彩。尽管孟买拥有号称亚洲最大的贫民窟,城内不少地方破旧不堪,但在南部海滨地区,既有英国维多利亚式的建筑,也有现代化摩天大厦,新旧交相辉映,具有极强烈的反差。同样,尽管孟买的日用品行业、机械设备制造行业还不够完善,但是孟买的软件、服装、纺织、电影、旅游、贸易等行业却异常发达,某些行业、某些公司甚至在世界上都能够领先。
坐落在孟买印度门附近的“泰姬陵饭店”似乎就标志着塔塔集团的雄厚财力与庞大规模,在酒店门前停放着各种各样的车辆,有不少是“塔塔”品牌的。这座五星级饭店是印度最大的私人财团“塔塔集团”创始人贾姆谢特吉·塔塔在1903年建成的。具有戏剧性的是塔塔居然不是佛教徒,而是拜火教的信徒,在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后,塔塔集团拥有91个下属企业,2004年的收入达到176亿美元,约占印度GDP的2.9%,而在所有的销售额中,印度国内的销售额就占到了77%。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印度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国内企业有很大的机会在这种兼容并包的气氛中生根立足,在充满无限商机的印度市场中开花结果。
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孟买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最典型的就是“点头不算,摇头算”。这和我们的“点头Yes摇头No”大相庭径,很多初次前往孟买的游客就因此而闹过笑话。另外,孟买人都是用右手吃饭或递送、拿取物品,特别是食品,忌用左手或双手接物或取物,他们认为左手不洁净,如果用左手是违背宗教习惯的行为。由于用手直接吃饭的习惯容易使人产生“不干净、不卫生”的印象,再加上一些过分渲染的报道,一些初次前去印度的人会带很多食物甚至水以便备用。事实上,当地中高档的餐馆还是比较干净的,一般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且价格也不太高。但是在这里吃到的印度餐,笔者的感觉是,不论鱼、肉都是同一个味道,是因为印度菜大量使用同一种香料。
解惑的思考
启行之前,笔者其实一直带着疑问:印度服务业的GDP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大力拉动了印度的经济增长;软件业雄踞全球第二(2005年),孕育了一批精英富豪,也为印度赢得了全世界赞赏的目光;然而,作为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落后如何解决巨大的就业压力,又如何能缓和社会矛盾?
笔者在印度的游历旅程也是努力解惑之路。在贫富日益悬殊的印度,淳朴的民风让人感受很深。在从笔者所住的五星级酒店步行五分钟,就有很多贫民窟。在一天下午的4:00左右,笔者走入这些贫民窟,见到的都是妇女和孩子,可能男人都出外干活了,他们生活极其贫困。我们习惯以“家徒四壁”来形容贫穷,但他们连四壁都没有,是用水泥袋、塑胶袋搭的“壁”。我信步走进一个“家”,看到一个放衣服的小木架,一个可装20kg的塑料桶和一只铝锅,在门外,还有一个砖砌的简易灶,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了。然而,在那里没有一个人伸手向我们要钱。去年笔者曾经也去过一次俄罗斯,走在街上,笔者时不时的感到心悸,因那里治安不太好。但在孟买,尽管有那么多的穷人,民风却淳朴的让人惊讶,走在街上倍感安全。这可能是宗教信仰下的孕物,也许这就是笔者要寻找的其中一个答案。现时的印度,印度教是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并存发展。宗教信奉的禁欲主义、实干、友爱、宽容、忍耐等思想影响着印度人的生活,是缓和社会矛盾的一股不可低估的力量。
宗教的力量应受承认,但宗教信仰下的精神维系毕竟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笔者仍然认为,大力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是印度必须走的路。事实上,印度决策者也在近年开始着力发展制造业。对于中国而言,笔者认为,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两重性影响。一方面,印度很多的制造企业都处在劳动密集型阶段,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中国国内也有很多企业停留在这一阶段,但相对来讲发展得较为成熟,它们的产品进入印度市场具有极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印度人口庞大,劳动力市场的开垦又比中国迟,其劳动力价格具有极大优势,月工资大概在200—400元人民币。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制造业中心很可能延着顺时针的轨迹,从欧洲、美国、日本、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移往印度。这一点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应当警惕的潜在危机。
笔者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与印度在人口数量、解放/独立时间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然而,印度经济的发展何以大大地落后于中国?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胜利,是用崇高心灵化解冲突的做法的胜利(一些学者称印度民族为“心灵主义”民族,即对崇高心灵的追求大大高于对物质丰富的追求)。印度独立后延续的民主政体,一直运行得相当平稳,并没有因为战争、腐败、民族暴力冲突而彻底中断民主程序。与中国相比,印度似乎少了革命的刚烈以及与民主并存的集中。而这,会否使印度即使是在民主道路上也缺少更为快速推动的经济发展力量呢?民主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与经济基础的水平又是否要有一个配合度曾能使经济快速发展呢?
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合组其英文首字母,称为“金砖四国”(BRICs)。有权威的经济研究团体指出,金砖四国将成为21世纪的新经济强权,重绘世界经济版图。我们在期盼预言的实现的同时,也应审时度势,驰骋国际市场,为中印的贸易兴盛和经济繁荣增添光华!
《珠江商报》(2006年2月20日 C4版)